集团首届艺文大奖赛获奖作品选登(一)
插画一等奖
拇指姑娘一 李玉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散文一等奖
走过山水都是诗
山东画报出版社 公晓慧
贵州是诗意的。在那饱蘸浓情的诗行里,处处浸透着贵州的悠长回忆。贵州所有的风韵,仿佛都被浓缩进那韵律悠长的诗歌里。
贵州是多彩的。每一种颜色,都是一种性情的寄托,都蕴藏着无数的故事。贵州的所有的心事,仿佛都染进了这斑斓的色彩里。
没来过贵州的人,对贵州的印象,多半源于两处。一是蜚声中外的黄果树瀑布,这种铺天盖地的华丽与声势,让这个山明水秀的地域,增添了几份清远神秘的浪漫与壮观。一个是曾经写下《常回家看看》的词曲作者为贵州量身定做的悠扬旋律《贵州有多贵》——“贵州有多贵,问问她的山与水”,让贵州那旖旎的风光,咿呀唱软了每一只倾听的耳朵。而当你真正站在贵州大地上之时,便会明白,那些文字、影像或音乐构建出来的浪漫与多彩,的确是有出处的。
莫道黔山黔水销魂
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在这里惊鸿一瞥,三百年后,山水前的俗世景致,早已翻天覆地,这山这水却仍旧清新雅致,只沧桑了那么一点点。
走马贵州,留下无数印象片段。既有水墨式的缥缈,又有锦绣般的绚丽;既有稍纵即逝的叹惜,又有惊鸿一暼的铭心。走过黔山黔水,感觉贵州就像一首刚柔并济的诗。
贵州多山,“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说的就是贵州。贵州省作为著名的卡斯特喀斯特山地省,山地和丘陵占了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乌蒙山、大娄山、苗岭和武陵山四条伟岸的山脉如巨龙迤逦而来。
贵州多水,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充沛雨量形成了贵州丰富的水资源。相比其他地方汇成湖海的溪流,贵州的水更为随意。只要有沟壑就有水流,只要有山谷就有河床,只要有落差就有瀑布。当地人喜欢用“水水的贵州”来形容贵州。一个名词,被幻化为形容词使用的时候,足见这个词语的分量了。贵州的水是风姿绰约的,性格也是多面的,可以奔放狂野,也可以柔情满怀。如果说,黄果树大瀑布、赤水大瀑布聚结了水的粗犷之美,那么,在山野间静静流淌的溪流,则汇集了自然之美、宁静之美的全部,它将绿树、碧空、白云尽纳其中,勾画出一幅梦幻天堂的绝妙意境。
至柔的水与至刚的山结成不解缘,在这片大地上,演绎出一部山与水的交响——人站在那苍郁的桫椤树下远眺,苍山巍巍,以其宏大的气势向远处铺展,尽显出宁静沉稳、博大飘逸的风范;而孕育诸多美酒的赤水河,经过红石的精湛修饰,便在这宽大的红滩舒展靓丽的胴体,忽聚忽散,忽疾忽缓,飘然而来,拂袖而去,把贵州的美幻化成另一种表达,倾诉给人们。
车在千山万壑间的山间斗折蛇行,经过堪称九曲十八弯的艰难行进,终于来到了声名在外的黄果树瀑布眼前。瀑布是大自然的豪言壮语,还未走近它时,它磅礴的轰鸣就从耳边奔突而至了。寻着涛声,我们向黄果树主瀑布缓缓接近,尽管山花烂漫、松竹摇曳,尽管周遭溪流静静流淌,我们仿佛已经无暇顾及,被那种涛声强烈的牵引着一直前行。终于得见它的真面目,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深潭中,白浪翻飞,玉屑银珠四溅,腾起一片烟雾。
如果说,黄果树瀑布是一位粗犷的阿哥的话,那么天星桥便是一位柔情的阿妹。黄果树瀑布一直前行二三里,便到了天星桥。黄果树把自然之美的丰盛大餐一览无余的呈献给人们,天星桥景区则将一块迷人的微缩景观奉献给你。天然盆景水上石林内,山厚重,水灵动,移步皆景,每景皆奇。
贵州的水,慷慨地展示着多面的风姿情韵,瀑布是水的刚性姿态,除了黄果树瀑布群,赤水大瀑布等瀑布也在书写着它雄浑、豪迈、放荡不羁的一面。一次次立于瀑布前,一次次被粗犷无遮拦的野性美的魅力深深打动着。只要你足够细心,就能发现贵州的水依然柔情满怀在山野间,清丽流动的涓涓细流被山峦、森林和丹霞地貌无数次地梳理,打造出少见的绚丽美景,静静地流入条长谷之中,形成五色斑斓的水的奇观。
被颜色和味道拉长的历史
赤水河畔,大自然演绎出的一段段不同色彩的生命传奇,而另一种更加令人震撼的色彩却蕴藏赤水河的深处,人们在探索,去寻觅中,读懂了敬畏。
几亿年前,贵州大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几千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流水强烈冲刷下切,海底毫无遮掩地坦露出赤裸的躯体,形成一脉脉丹红的山架,横亘在黔北高原。在川贵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一条红带子般的河水蜿蜒向北流去,那是赤水河。两岸都是红壤土层,红色泥沙受雨水冲刷不断流入河中。
1935年1月,赤水河南岸的一个叫遵义的地方,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主要领导均云集于此。15日早上,负责警卫工作的红军一军团警备连的官兵刚刚吃过早饭,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遵义警备司令部司令员的刘伯承来到连队,他将连长、指导员叫到连部,而且将门掩上,表情严肃。与会人员得知,从今天晚上开始,中央将在红军总部驻地——原黔军二十五师师长柏辉章的公馆里召开一个重要会议,中央、军委领导和各军团主要负责同志都要参加,警卫任务特殊而艰巨。会议定于晚上召开。天刚擦黑,柏宅大门上的煤油灯就被点亮了。会议一共开了三天,每天都是晚上进行,凌晨结束。17日会议结束时,毛泽东步履轻松地走出来。走得最晚的是博古。他站在大门口,低着头默不作声,警卫员喊了他两声,他才醒过来似的,步履沉重地离开。
这次会议,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八十载过后,会议旧址柏公馆前,依旧人来人往,人群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满怀敬仰地仰望这座不平凡的公馆;有身着演出服的老人,这个革命圣地的背景下,他们激情昂扬地把红歌唱响。
赤水河,在充满朱砂色的神秘与浪漫之外,还有一支佩戴红星的军队早已远去的步履。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上,乘隙打楔、迂回穿梭、飘忽而行,粉碎了国民党军妄图聚歼红军于赤水河一线的迷梦,创造出了世界战争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军事奇迹――四渡赤水。80年过后,钢枪都会老去,历史却永恒不朽。这支佩戴红星的军队,克服万难,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如今,隆隆的枪炮声早已远去,当年的足音却依然铿锵。来到这里的人们心绪难平,那些穿着草鞋,将湍流踏成史诗的生命永远值得尊敬。
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赤水河,已经成为历史的剪影。当时光流转,历史烟尘数散尽之后,赤水河蜕变成一个酝酿芬芳的神奇之地。赤水河的味道是让人熏熏的,是让人醉掉的。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这条有着独特因子的神奇河水,孕育了茅台、细酒、泸州老窖、郎酒等美酒佳酿而名扬四方。
赤水河畔凝聚着贵州色彩。那里,急流飞瀑与丹山、翠林相互映衬,一年四季色彩明艳,称得上一场视觉盛宴。有个数字能说明赤水之绿——森林覆盖率达到76%,除了红色,“绿色”也是赤水的主色调,而绿色的形成源自成片的竹海和桫椤。竹林自不必多说,这个在恐龙世纪就已产生的植物,是素食恐龙的美餐。恐龙灭绝了,可桫椤却将生命延续至今。
走失在古寨的柔软时光里
古镇与古寨,像是贵州风景的一枚别致胸针,点染着这里的美丽。在霏霏细雨中,在夕阳余晖里,我们走近了一座座古镇,古老的墙深沉低语,仿佛处处藏着精灵,轻轻触碰,便会有故事抖落。
“地无三分平”的贵州,那一道道的山像一重一重的城门,把贵州锁在了花花世界之外,让它保存下来一份“文明世界”早已遗失的民风、古韵。在贵州,古镇与古寨并不鲜见,仿佛是历史和造物主留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陈年旧梦。它是丰富的,承载着悠远的历史文明和跌宕起伏的动人故事,她又是单纯的,单纯地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远远地规避着现代文明的喧嚣,在时光深处,独守着蓝天白云的誓约。
贵州山水带来震撼之美,贵州古镇却带给人静雅之美。与一个个古寨相逢,就像遇见一个追寻已久的、时常在梦中的知音。古镇那悠悠的石径像是时光的沙漏,缓缓,缓缓地滴落着绵长的历史,行走其中,常常让人迷失了方向,模糊了时空。
赏阅的是今时的风景,追寻的却是古人的遗迹。走在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土城盐运古道上,不禁回想起文字阅读中关于盐道的诸多故事——若干年前,这里商贾云集,人生鼎沸,皆为盐忙,千百年的时光流转,各种各样的游客从形形色色的地方汇聚而来,石板路上布满了天南海北的尘土。今人和古人的脚印,或重或轻地重叠在一块块或宽或窄的石板上。古寨里依旧身着民族服饰的老人,但已经不是“全套武装”纯粹民族服饰了,一双鞋或者一个帽子,露出被现代文明改造的痕迹,但是他们仍旧是时空中的流动音符,述说着古镇的悠悠岁月、历史风烟。
丙安,是一个沿赤水河而搭的吊脚楼古镇。那些粗细不同的木柱,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一个个甜蜜温暖的家,担起了整个古城的重量和历史。双脚一踏上那由青石板铺砌的高低不平的狭窄街面上,古镇的灵美神秀就扑面而来。那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温柔细腻的建筑线条中,包裹着几许轻灵、几许柔情;那曲曲折折龟裂的木板,曾经光鲜过,流光溢彩过,现在剩下的只是暗淡、沧桑,以及那内在的坚韧魂魄。
古镇最让现代人向往的是纯朴的民风,无论你行走到哪条街,哪个店铺,迎面而来的,都是淳朴的笑脸;他们友善地对待陌生人,行人累了,他们会拿出长条凳子让你歇脚,还要为你津津乐道地讲述这里的风云旧事。历史的轻烟拂过云贵大地,千古江山沉淀了太多的兴废,世事沧桑早已尘封在寂静的时光里。他们朝拜了古老的文明,又在洋溢着现代气息的都市过着五味俱全的生活。
生活在古镇、古寨的人,汲取了得天独厚的灵气。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寨子里,几乎人人都有一门深藏不露的看家绝活。离黄果树一步之遥的的石头寨,是布依族居住的一座小山村。蜡染,是布依族女人从小就从祖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独家手艺。在纳西文字的无限倘佯和贪婪对眸中,我感觉,那古老的蜡染像是时间的作坊,幽深,幽深,像浸满了往事的记忆,正在被岁月重新染上颜色。一代一代,这色彩一代代地传承着,仿佛这古寨的历史,便能用这蜡染的布包住。
散发着淡淡温馨气息和浓浓历史味道的古镇,活得比任何一个人都久。在古镇信步,恍若面对一位跃进沧桑的耄耋老者。他见过的世事比任何一个人都多。风栉雨淋,他的记忆就刻在她的身上,藏在他那深深浅浅地皱纹里。
更多新闻
More- “你”“我”眼中的幸福2015-10-12
- 展精神风采 建企业文化集团首届艺文大奖赛圆满收官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