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做编辑
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报家门说是一家出版公司的,便知道了这个电话的意图,有些不耐烦,那段时间约稿太多,就打定主意不再给自己添累了。果然,对方寒暄了几句后便向我约稿,然后告诉我他读过我哪些作品,对这些作品有什么看法。他认为,我的作品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湘西童年题材的,一类是关于男生女生成长的,还有一类在写法上比较特别,在写实的大框架里融入了幻想元素,还列出了这三类作品的代表作……最后,他如愿以偿。
放下电话后就想:我是怎么被说服的呢?诚意,我觉得是那位编辑的诚意说服了我。为了约我的稿,他做足了功课,读了大量的作品,然后归纳总结,他所做所说的一切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我很熟悉并喜欢你的作品,非常希望能与你合作。
约稿是编辑基本功之一,向作家约稿,无论是对方的名气如何,是比较普通,还是如雷贯耳,都要在充分了解其作品的基础上,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与敬意,感觉到你对他本人以及创作的尊重。这是那位编辑教给我的。
约稿要真诚,退稿则需要讲究技巧。两栖于儿童文学创作和少儿出版,几乎所有与我合作的作家都是前辈、老师和朋友,可是,并不是拿到手上的每一本书稿都“正中下怀”,差强人意的要退掉,这是最令我纠结和忐忑的。一位相识了近二十年的朋友给我一本书稿,因书稿的体裁和当时的需求不合,就退了,但那位朋友仍心无介蒂地支持我,给我的新书写书评。之后,他又发来一本书稿,读了之后,还是觉得他可以写得更好,又认真地读了一遍之后,诚心诚意地写了几条对书稿的意见,给他发了邮件。再次退稿,心里有几分决绝与不舍——也许,我就要失去这个朋友了。可是,邮件发过去没几天他便回了信,说我对书稿的意见是中肯的,谢谢我真诚的批评。之后,我们的关系一如既往,仍旧是朋友。
这是作家教给我的退稿技巧,还是真诚。
我去一所乡村小学送书,说是小学,其实只有两个班,一个班有六个孩子,另一个班是十一个。当我把一本本装帧得非常漂亮的小说和童话放在他们课桌上时,他们又惊又喜,亮晶晶的眼里除满满的兴奋和感激还有几分疑惑,不相信这些书无偿地属于了他们。一个瘦小的女孩拿起一本书看后面的内容提要,然后抬起头悄悄地对我说:我妈妈也死了。我吃了一惊,去看这本书的封面,原来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家庭失去了亲人之后如何走出生活的阴影的小说,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这本书恰巧被一个失去母亲的小女孩拿到了。我迅速地回忆了一遍这本书的内容,放心地把它交回到小女孩的手上,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帮到她,可以让她坚强起来,找到最好的纪念母亲的方式。
真正优秀的书籍有力量的,拥有让人平静、豁达、乐观、无畏生活的艰辛的力量。这是那位小读者教给我的,她让我明白了,在编辑工作中应该如何选择,编什么,不编什么,把什么样的书交到孩子手上才坦然、心安甚至自豪。
要成为一个优秀编辑应该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素质和修养,但真诚和责任心是这个职业的底色。我学着做编辑,同时学着做人;学着做人,同时也学着做编辑。
更多新闻
More- 如何重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2015-07-29
- 当新手作家遇上天才编辑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