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基地成立

时间:2017-09-30 作者:王媛媛 来源:山东人民社

    9月28日,人民出版社与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山东省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基地挂牌仪式。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迟云,人民社社长胡长青、总编辑杨大卫;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纪委书记姚东方、党委宣传部部长姚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岳希亮、院长王卓,以及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相关领导等出席了挂牌仪式。

    为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贯彻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和扩大优秀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经山东省教育厅审批同意,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人民社共同建设成立“应用型外语人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双方共建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将充分结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实习实训资源,建立起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论文指导、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有助于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的培育,促进中外文化传播、交流和创新,更好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联合培养基地将在课程体系、双导师制度、科研项目合作、成果应用与推广以及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合作建立“硕士流动站”:把乙方研发“救急”与高校人才培养“治本”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双师型”团队。

    (2)双导师制度:选派高水平的博士、教授到山东人民出版社挂职锻炼,协助其策划精品图书出版项目、引进和输出版权图书翻译、外语教育类书稿审定、国际展会筹办等,充分发挥产学研联盟优势。

    (3)科研项目合作:双方合作中华外译项目、国家哲学社科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一带一路”国家版权输出和引进项目等,把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有机结合,培养高水平学术能力。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人民社还就共建“一带一路”学术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将借助“一带一路”学术研究中心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科优势,以及人民社在图书出版、文化推广、智库建设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加深互利合作,提升和扩大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影响力。双方合作的首个项目借助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学科优势,将人民社在中国·山东“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会上签订的25种版权输出项目翻译输出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此外,为深化党建资源共享协作,双方结为党团组织联创联建单位,在此次签约仪式上签署了党团共建协议书,人民社向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捐赠党建图书100余本。双方以“资源共享、互帮互促、共同提高”为原则,通过班子联促、阵地联建、教育联抓、党日联动、工作联创等措施,盘活校社党建资源,扩大党建工作事业,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工作互动、成果互享的良好局面。

    签约仪式后,山东师范大学姚东方副书记与集团迟云总编辑共同为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长期合作关系正式建立。迟云总编辑在致辞中指出,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有助于出版社发现人才、储备人力资源,借脑借力,助力高品质学术研究项目开发,以及国内外精品图书“走出去”“引进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内容图片展示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内容图片展示

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内容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