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
——股份公司举办投资可行性研究、 出版文化理性研究专题报告会

时间:2017-09-11 作者:山东出版 来源:股份公司 人力资源部
    9月1日上午和下午,股份公司集中组织投资可行性研究、出版文化理性研究专题报告会,分别邀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兼调查统计中心主任张晓斌,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出版与传媒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传媒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作报告。集团总编辑迟云、总经理王次忠分别主持报告会。
    张晓斌从投资可行性论证的意义、投资目的、投资内容与进度、投资金额与来源、投资背景、投资目标与保障措施、投资收益预测、投资必要性、投资基础、投资风险评估等十个方面全面讲解了投资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出版行业内的投资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报告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集团、股份公司两总部职能部室负责人、各单位班子成员及从事发展规划相关人员上了一堂精彩生动、非常具有权威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投资论证管理专业课,对推动集团转型升级、创新业态以及多元化经营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王次忠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集团始终坚持“创新与规范”的发展主题,以“对标超越”为努力方向,以“转型升级”促进培育出版主业新动能,各业务板块经营管理呈现稳中向好、积极创新转变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中投资论证决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投资行为是否科学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他就科学做好投资论证决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入理解专家辅导报告,反复学习体会,经常对照指导工作。二是要学以致用,结合工作实际,以报告为指导,确保投资项目的科学性。三是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双效意识,提高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决策管理水平。
    郝振省分享了他长期以来关于“出版文化理性”的研究成果,为大家上了一堂既有理论深度又具现实指导意义的编辑出版人人文修养的专题辅导课。他从“为什么要研究出版文化理性问题”、“怎样理解出版文化理性”、“如何提高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出版文化理性修养水平”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强调了出版事业对于构建民族精神、塑造文明社会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理性在这种构建和塑造的实现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编辑出版人的文化理性及文化素养的提高提出了具体要求。郝会长的报告引发了大家对出版文化理性的重视与思考,对提升全员素质、突破人才“瓶颈”、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起到积极作用。迟云结合集团实际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出版文化理性”这一概念,既有深刻内涵又极具深远意义,既关联到国家意志和社会核心价值层面,又非常“接地气”,因为它提炼概括了出版人日常实践修炼的价值追求、能力体系和行为规范。“出版文化理性”对出版人来说,是一种必备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要求。作为出版人,要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修炼自己的文化理性,自觉做到站位高、视野宽,主动担负起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文化传承的责任和使命。集团反复强调编辑的情怀、编辑的思想、编辑的作为,这些都属于编辑的文化理性范畴。从出版单位来说,文化理性就是出版定位、出版方向、出版境界、出版责任;从个人来说,文化理性就是一个编辑能否成为出版人才、出版大家的自觉意识、价值引领、品质品位的追求和扎实工作的责任担当,而这些对一个编辑组织选题的能力和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迟云强调,近年来集团矢志不渝推进“双品工程”建设,以人才激励引领、全员培训提升、编辑大会表彰展示为抓手,为编辑搭建“发展引领、编辑成长、科学运营”平台,成就集团的出版主业发展和编辑个人的出版人生。这些努力,都在深耕细作培育出版人的文化理性。在集团埋头练好内功、蓄势奋发努力跻身全国出版集团第一方阵的关键阶段,强化“出版文化理性”概念,就是强调正确的政治导向、就是强调优质的主业生产、就是强调出版主业要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他要求各出版单位的负责同志、全体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都要认真思考、研究“出版文化理性”,深入理解郝会长的解读与阐述,由此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开拓思路、延伸思维,指导我们的出版主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