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出版集团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华在
“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大讲堂”上的演讲

时间:2020-09-28 作者:山东出版 来源:山东出版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感谢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中国知网,在当前形势下,举办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大讲堂,分析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探寻创新转型的发展路径。在首场直播课上,柳署长对新时代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与解读,为我们下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面对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地方出版集团因区位、资源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在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与挑战。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交流山东出版集团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探索与实践,以期给业界提供地方出版集团如何面对困境、积极谋划,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做法。

近年来,山东出版集团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这一红线,开拓传统出版、融合出版、书店发行、多元经营等核心业务板块,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探索推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以“双品双效”战略为引领,以“四个聚焦”为主线,推进出版工作提质升级

在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中,出版板块面临的形势最为严峻。教辅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教辅产品形态的快速变化已是大势所趋。同时,由于各出版社长期以来严重依赖教辅,导致一般书的策划、营销能力严重不足,融合创新只有想法,没有章法,缺少办法。加之新华书店各实体店在加速转型,图书营销呈持续下滑趋势,网店的折扣战愈演愈烈,一般纸质书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的思路是:加强完善出版战略顶层设计,重点抓好“四个聚焦”,即聚焦精品出版、畅销书出版、融合出版和“走出去”工作。

(一)加强出版顶层设计的制度引领

出版主业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涉及问题广,难度大,既有长期形成的老问题,又有需要艰辛开拓的新课题,这都需要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为此,我们围绕重点出版工作,强化制度建设的引领作用,制订并实施了系列“意见”、“办法”,主要有《关于出精品书 创品牌社 推进一般书出版与运营的实施意见》、《重点出版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促进“走出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出版融合发展的意见》等,从内容、平台、人才、激励、保障等多方面为集团的重点出版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集团每年拿出不少于5000万元的资金规模(重点出版项目专项扶持资金2000万元,出版融合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为出版主业强化“四个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其中,“双品双效”工程2016年至2020年共奖励2208.11万元;重点出版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已资助46个项目共1504万元,融合发展项目正在组织评审。保障奖优扶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机制,激发了各出版单位和编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引导、激励精品出版的长效机制,“双品双效工程”已成为集团上下提升出版主业的共识和努力目标。

(二)坚定推进实施“四个聚焦”工程

1.聚焦精品出版,提升品牌影响力

通过进一步提升选题策划的质量和水平,积聚一流作者资源,加大内容创新力度,加强图书精细打磨,提升一般书的出版质量,打造精品出版。为此,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及专业论证,确立了“10+14” 重点板块及产品线规划,制定了各图书出版单位零售市场整体排名目标。做好精品出版的具体标准就是集团在获国家大奖、国家重点项目规划入选,以及各类好书榜单入评数量较以往增加。2015年以来,通过深入实施“双品双效”工程,精品出版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共获各类国家奖项、入选国家重点推荐及资助项目509种次,其中33个项目获国家级出版“三大奖”,屡创集团历史新高。

2.聚焦畅销书出版,提升市场竞争力

将畅销书出版作为推进一般书出版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要求各单位立足自身出版定位、规划产品线建设、加大编辑力量,在优质作者资源积聚和优势产品线打造过程中,社领导带头抢抓市场,推出一批畅销书,以此提升各社在零售市场的份额,提高一般市场书的利润贡献率,推动一般书出版工作的真正蜕变与升级。为此,我们实施了“3+3+N”工程,即每年度社长、总编辑各抓3本畅销书,其他社领导各抓1本畅销书。目的是通过社领导带头抓市场、抓营销,努力提升一般书的利润贡献率,提高各社在零售市场的份额,以真正推动出版的高质量发展。“3+3+N”工程的实施情况定期通报,年底总排名,并与各类奖惩直接挂钩。

3.聚焦融合出版,推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年初突如其来的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出版行业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融合发展课,客观上加速了出版融合的趋势。今年集团连续召开了几次座谈会和专题会议,对出版融合发展问题反复进行研究论证。7月初,召开了“2020年度编辑工作会议暨融合创新交流大会”,明确了“三二一”的融合发展思路,即坚持“三个原则”,探索“两条路径”,达到“一个要求”。融合发展的“三个原则”是指:一是要对出版单位的生存发展、创新转型具有战略性意义;二是要立足于本单位某一方面特色鲜明、积累丰厚的独有资源和既有优势;三是要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两条路径即“出版+”和“+出版”;“一个要求”是创新体制机制,进行公司化运作。为此,集团整合设立每年3000万元的出版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每年选出4~5个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和培育。推出了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小荷听书”、山东画报社的“爱尚生活·优品汇”、山东美术出版社的“锦绣文创”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融合发展项目。其中“小荷听书”是为中小学生打造的专属有声读物出版阅读平台,2017年上线后,以中小学教育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扩充教育优质版权资源,包括儿童文学、经典名著、同步微课、电台广播、曲艺杂谈、教育培训等不同内容,并持续改进完善移动阅读平台的产品应用功能,逐步实现以数字阅读、数字出版及教育共享服务为主的便捷式跨平台接入及多终端覆盖,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K12教育移动阅读分享中心。“小荷听书”的营收模式,将从社群的知识消费变现、行业合作的品牌跨界变现、股份制的资本运作变现三个大的方面开展。此外,还完善各子公司“双效”考核评价办法等规章,强化对出版融合项目的考核;建立容错试错机制,激励和保护创新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

4.聚焦“走出去”工作,提升海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走出去”工作是近年来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亮点。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围绕“一带一路”、鼓励支持出版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自主策展、办展或参展,进行本土化运营的意见要求。基于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三个“走出去”的平台。

一是“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这是集团创新“走出去”模式的具体体现,也是开创性的举措,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的特点。“版贸会”的策划实施经历了一个探索、尝试、拓展、延伸、丰富、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山东出版集团近几年创新“走出去”模式、收获“走出去”成效的具体实践。

2015年7月中韩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是第一次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收获并积累了办会经验;2017年8月中国·山东“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是在更高层面、更大规模、更广范围上的探索,在收获更多版贸成果、搭建高效版贸平台的同时,初步创立了“一带一路”版贸会的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2018年4月中国-阿语地区“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和2018年5月“‘一带一路’图书版权贸易洽谈会走进中东欧”活动,作为山东出版集团首次真正由“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