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召开出版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
3月24日,集团在济南召开推动集团出版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这是继2014年10月6日举办的“集团数字出版工作辅导报告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集团层 面的数字出版座谈会。集团总编辑、编委会主任迟云做了《加快集团数字出版发展步伐、实现规模和效益新突破》的讲话,集团副总经理、编委会副主任刘锋主持会 议。
迟云在讲话中指出,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数字阅读受众面的持续扩大,数字出版包括网络、数字、手机等 新兴出版业态正在以锐不可当之势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出版,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互联网+”写入了李克强总 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些对数字出版来说,都是利好消息。
在谈到对数字出版这个新兴出版业态的看法时,迟云讲到,十年前“数字出版”这一概念才开始得到业内认可,而今 天已经引领整个新闻出版业步入数字出版时代,这是出版业脱胎换骨的大变革。迟云列举了几家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在数字出版领域积极拓展的情况,用鲜活的事例和 丰富的数据介绍了目前国内风起云涌的数字出版形势,增强了集团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工作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迟云指出目前集团在数字出版工作上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一是对数字出版的认识不到位,动力不足。一些单位仍旧 认为从事数字出版投入太大、风险太高,以此作为不做数字出版或观望的理由。二是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形态单一,规模不足。目前集团的数字产品主要以电子书为 主,经营渠道单一,数字版权经营的规模不大,回报不高,难以持续增长。三是数字资源库建设缓慢,总量不足。部分出版社还存在力度不足、流程不规范、编辑积 极性不高等问题,版权的归属、文档的收集,影响了数字资源库建设的进度和数字版权的经营。四是数字出版方面的专门人才缺乏,储备不足。集团普遍缺乏具备这 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编辑人员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还比较少,现有的激励机制和薪酬水平,也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新媒体人才。五是出版社对数字出版参 与不深,投入不足。部分出版社在数字出版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图书版权的安全和合作的安全,担心版权被侵害,收益难以监控,导致对数字出版缺乏长期投入的 决心与信心。六是出版社对内容版权缺乏科学管理,控制不足。集团内真正签订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图书还很少,也就是说,只有少量的图书可用于数字出版, 这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面前是毫无优势可言的。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迟云提出了“一、二、三、四”的工作意见。坚持一个统一。统一思想,出版业务部的职能要调 整,要丰富,工作方式要与时俱进,各单体社要自觉研究融合问题,拓展新的生存空间,搞调研、提方案,科学论证,高标准规划,协调推进,高效率管理。调动两 个积极性。在集团的统一管控体系下,调动内容生产和市场营销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二者的利益关系,并做好分工、明确责任。防止重复建设,杜绝利益为上,防止 内部竞争。推进三项工程。山东出版云平台建设、资源库建设、编辑流程再造三大工程项目是集团数字出版的基础工程,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加强四 个保障。加大对数字出版基础工程的投入作为基础保障;强化对数字出版的激励措施作为激励保障;加强对数字版权的统一规范和管理作为管控保障;加强数字出版 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保障。集团要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定位,明确什么资源能为我所用,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既开拓进取又量力而 行,既勇于创新又稳打稳扎,从而切实有效地推进数字出版的有序发展。
集团副总经理刘锋作总结发言。他说,迟总的讲话立意高远,较为全面地分析了集团当前数字出版工作存在的问题, 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一二三四”原则,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对集团的下一步数字出版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单位要抓好落实。刘锋 指出,去年新班子成立以来,集团党委和领导对数字出版工作给与了高度重视,也投入了很大精力,数字出版已经到了必须做的时候。各出版单位要实行问责制,要 尽职尽责地抓好数字出版工作,今年必须完成编辑流程再造、数据库资源平台建设等项目,各单位要把对数字出版的打算、计划和具体措施月底前上报集团。
会上,九家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介绍了近几年来在出版数字化转型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今后的工作打算。
更多新闻
More- 集团召开加强出版工作 推进 双品工程 建设座谈会2015-03-25
- 集团召开经营工作座谈会 部署推进教材教辅工作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