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出去>返回上一级

北京出版交流周为“走出去”提供版权贸易实战演习

时间:2018-09-05 作者:商务君 来源:出版商务网

  2018年8月23日至29日,由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简称“BIBF”)主办、纸托邦策划组织、做书媒体统筹的第3届北京出版交流周在京拉开帷幕。此次交流周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瑞典、西班牙、以色列、墨西哥、塞尔维亚、印度尼西亚的10位资深文学编辑、版权代理、书探、出版人,将与中国同行亲密接触,相互切磋交流,就如何销售版权给予面对面指导。

“北京出版交流周”为中外出版人提供交流机会

  出版行业的国际交流是国际文化交往重要的一部分,引进和输出版权、国际合作出版,同样是编辑出版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国际书展是开阔眼界、结识国际合作伙伴、洽谈业务的重要机会。BIBF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国际书展,也是亚洲最大的国际书展,为许多中国编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海外出版人的机会。但书展是一个业务洽谈和展示平台,每年参加一次国际书展远远不能满足交流和学习的需要。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出版编辑并不具备经常参加国际书展的条件。国际出访成本较高,出版机构每次只能派个别人参加书展,造成国内大部分编辑缺少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北京出版交流周”直接把国际书展的精华带到北京,让编辑们不出国门就能与国际出版人会面。总行程7至10天,其中四项内容对出版界同行开放,包括主题讲座、公共讲座、模拟书展工作坊和交流酒会。另外,工作组还安排来京的Fellows参观书店、走访出版机构、与中国作家和编辑共进晚餐。

Fellows挑选原则注重从业经验

 “北京出版交流周”举办的直接目的有两个,第一是直接推出中国图书的海外版权,第二是为中国出版编辑营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学会如何推广原创图书版权。为此,工作组在邀请谁这个问题上始终坚持两个原则。首先,Fellows要对中国图书感兴趣,最好有出版中国图书的经验,或有明确的意向;其次,必须有足够的从业经验,对当地出版行业状况十分了解,并能分享成功案例。另外,10位Fellows最好有不同的侧重,在各自的版块里有一定代表性。

国际出版人可体验行程丰富多样

  8月20日开始,10位Fellows陆续抵达,北京出版交流周拉开帷幕。

  8月23日到29日整整7天,国际出版人集体参加BIBF、拜访出版机构、参观书店,一路领略了中国出版业的精华。有些人已多次来到中国,能用简单的中文交流;有些人已出版多部中国图书,并与中国作家成为朋友。

  中国出版业呈现出传统出版社和新兴出版公司齐头并进的现象,二者有竞争也有合作。机构拜访中,Fellows走访了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公司、北京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等传统出版社,也来到阅文、果麦、掌阅、新经典等活跃的出版公司,与编辑们见面畅谈。洽谈中,编辑们介绍了机构的发展现状与规划,也推荐了今年的重点图书,现场达成合作意向10余个。

  书店是销售的终端,也是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图书销售品类、陈列方式、阅读区设置和读者的面貌,都展示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本次,国际出版人集中参观了三联书店、王府井图书大厦、Page One、中图外文书店、机遇空间、城市书房等具有代表性的书店。有的高端大气,有的小巧精致,有的销售全品类图书,有的只卖原版引进图书,有的靠舒适的阅读体验吸引顾客,有的则融阅读、餐饮、开放式办公为一体,代表了中国书店不同的发展方向。

国际出版更要注重交流与学习

  交流与学习是北京出版交流周系列活动的核心意义,其中面对出版业同行公开招募的活动,也根据主题和难度进行了级别上的区分。

  公共讲座提出了乡土文学国际化的概念,面对普通编辑,以“生根的骨头——外语译介中的中国乡土文化”为主题,贾平凹亲自来到现场,与他的海外翻译、出版人进行对话。以《极花》在海外翻译出版的经历为例,海外出版人也畅谈了自己对中国乡土文学的理解,对编辑甄选海外推荐书目、提炼推荐语切入点都很有帮助。

  主题讲座围绕版权的国际推广展开,面对组织国际出版的编辑和版权经理展开,内容涉及国际推荐目录选择的方式、国际推广、市场分析等更精专的信息和内容。分为两个主题:出版蝴蝶效应——书业讯息如何传遍全球;我们卖的不是天书——原创版权如何在英文主导世界突围。

  经过前两场讲座以后,耗时一整天的模拟书展工作坊更像一场实战演习。到场的10位学员都是各出版社优秀的版权经理,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直接面对国际出版人,现场一对一推荐自家图书版权。就像书展现场的会谈,每位学员先后面见6位国际出版人,各显神通争取合作机会。之后,国际出版人对学员们的表现给出评价和建议,由此提炼出国际推广中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式。

出版业在交流中创造未来

  任何一个行业都无法闭塞地自我发展,交流不仅在于本国内不同行业间的跨界,也在于国际同行的对话,所谓知己知彼,才能在版权贸易中不落于下风。在国家提出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中国图书在海外出版仍面对许多阻碍,这更多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现状和思维方式差异。要打通海外出版流程,成功将更多中国图书版权推向国际,首先要让更多中国编辑熟悉国际环境。

  同时,由于文化差异、出版物数量之多和推广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的确有大量优秀的中国图书未能被带出国门。邀请国际出版人来北京,拜访中国出版机构,走访书店,也便于更多好书被发现。

  因此,BIBF在举办书展之余,又主办了北京出版交流周,这个出版界的文化交流项目为中国出版业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