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除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没有自己的任何组织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我们党百年来取得的丰功伟绩,精辟提炼出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阐述了 “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展现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领袖风范,是引领我们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以势不可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通过反复不断地学习,以及听了前几次中心组上几位领导的发言,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除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组织利益。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人民”二字 百年庆典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多小时,7000多字的讲话中“人民”出现86次、“民族”出现55次、“中国共产党”出现54次,这充分印证了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走过再长的路,走到再远的未来,“人民”是永恒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最实在的成果惠于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把新的故事、新的传奇,书写在新的征程上。
“七一”重要讲话是一张映照党的性质宗旨的优异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开篇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自信宣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得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历史结论,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这些重要论述,映照出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阐明了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揭示了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七一”重要讲话是一份带领全国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眺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鲜明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根本要求,号召全党“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这些重大要求,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系统回答了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绘制了总蓝图、提供了总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就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初期的党员都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而忧国忧民的,没有自己的一点私利,甚至是抛弃自己优渥的生活条件。我们党是在近代中国300多个形形色色的政党组织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成为百年初心不改、百年风华正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政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党从50多名党员时建党,到450万党员时成立新中国,再到如今9500多万名党员时强国;对比苏共,20万党员时夺取政权,近2000万党员时却亡党亡国。都是共产党,为什么结局不一样?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2020年,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信任晴雨表报告中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连续三年位列世界第一。这也恰恰反映出我们的党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初心、使命与根本政治立场。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逻辑和胜利密码,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和美、越过越幸福,这是共产党人的情怀所在,更是使命所系。新发展阶段,我们仍然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把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联系到提升职工幸福感上来,把团结一致向前进的“领头羊”作用发挥到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发展上来。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集团这一届班子实施“双品双效、创新转型、多元发展、双轮驱动、人才强企”五大战略,落实“四六四”工作思路,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向“主业挺拔、多元强大、管理科学、双效俱佳”走在全国前列的现代化创新型文化领军企业的目标不断前进。集团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截至2020年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268.82亿元,净资产达到171.0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2.7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7亿元,加回因疫情减免房租影响后的收入为103.72亿元,利润为15.7亿元。五年时间,主要核心指标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集团上下团结一心,努力克服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实现资产总额达到275.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26亿元,增长13.72%;营业收入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34亿元,增长22.96%;实现利润8.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02亿元,增长89.59% 。各项指标均已超过集团历史最高水平的2019年。近年来,集团工资总额增长了31.39%,基层书店员工的工资翻番,近来,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职工薪酬管理办法》《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职工职业通道管理办法》,已有近140家单位落地执行,惠及9700多名员工,集团干部职工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持续在加强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调动干部职工锐意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让职工获得看得见的成就感;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办实事”融入日常、形成习惯,时时刻刻心系基层、心系一线,切实为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制定好的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让职工获得信得过的踏实感;发挥好党群共建合力,以发挥党建引领力为切入点,以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落脚点,以增进职工归属感为发力点,聚焦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丰富福利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凝聚发展合力,让职工获得握得住的幸福感。
坚持人民理念,把改革发展不断推向深入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几年来他反复强
更多新闻
More- 深悟七一讲话精神 激发履职担当动力2021-09-28
- 增强历史自觉 汲取初心力量 奋进新的征程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