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报》2022年第9期

来源:本站

作者:山东画报社

出版社:山东画报社

书号:9771004334064

定价:20.00

【本期聚焦】看见·有温度的教育

  2022年8月14日,一则新闻引发了我们的关注。在第34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2022)上,代表中国参加比赛的唐绍轩以满分600分夺得世界冠军,实现了山东省在此项目上国际金牌零的突破!

  这则新闻之所以引发我们的关注,一是因为这个比赛的级别——国际大赛,共有来自全球的91个代表队、300多名选手参赛,可谓集结了全球最顶尖的高手;二是因为“主角”唐绍轩年仅17岁;三是因为培养唐绍轩的是一所县级中学——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平邑一中”)。

  县级中学能培养出一名信息学奥林匹克冠军的确让人佩服。毕竟,近几年县级中学面临的“塌陷”困境已经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尖子生”流失、优秀教师外流,都让基础本就相对薄弱的县级中学“雪上加霜”。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县级中学发展“定调”。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十部门更是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方案》中提到:“提升县中办学质量,让县中‘强筋壮骨’、增强‘内生动力’,加快缩小市域内普通高中办学差距,是县中发展提升工作的目标所在和中心任务。”

  那么,平邑一中是如何先行一步增强“内生动力”的?在破解“县中塌陷”困境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了平邑一中。从2022年8月26日至9月2日,我们一行人在平邑一中持续采访了8天。

  8天,时间不长,但足以让我们对这所中学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在这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被“看见”。教师被看见,是因为有平台——教育年会、自发式的“民间组织”(正雅书院、正雅管理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等);学生被看见,是因为学校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一名学生特长。在这里,只要你有光,就有舞台。

  下面,就请跟随我们的镜头,来到这所位于蒙山脚下、有着70年历史的学校——平邑一中。